阎肃,原名阎志扬,1930年出生于河北保定,重庆大学毕业。1953年加入中国党,曾任中国剧协,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,中国剧协第三、四届理事。曾创作过歌剧《江姐》《党的女儿》,歌曲《红梅赞》、《敢问路在何方》、《长城长》等经典作品。他先后参与策划了20多台央视“春晚”、历届全军文艺汇演等大型演出活动;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等10多个社会职务。
阎肃说:“我这一辈子得到的奖状、荣誉其实也真不少。但是‘优秀党员’这个荣誉最让我觉得应该珍惜和欣慰”。他的创作生涯,是与党、与国家的命运和发展紧紧连在一起的。[详细]
“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,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,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”,这是阎肃65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。[详细]
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,阎肃深知自己最广阔的战场在“前线”,最远大的抱负在“前线”,最深厚的情怀也在“前线”。[详细]
阎肃是化用古典的高手,古典诗词中的意象,他往往信手拈来。他的歌词既有边塞诗的一派豪情,也有田园诗的一脉恬淡。[详细]
《唱脸谱》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,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,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,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,亦歌亦戏。这首歌由作词家阎肃作词,作曲家姚明作曲,并由青年歌手谢津演唱,流传甚广,深受人们喜爱。《说唱脸谱》属于京歌。京歌也称京味歌曲,总称戏歌。京歌本身不是京剧选段,是京剧曲调跟流行音乐相结合风格的歌曲。
1964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文工团将小说《红岩》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,这就是歌剧《江姐》。此剧由阎肃编剧,羊鸣、姜春阳、金砂作曲。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,广泛吸取川剧、婺剧、越剧、杭滩、洋琴、四川清音、京剧等音乐与会和手法进行创作,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,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,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。
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,阎肃作词,姚明作曲,李谷一演唱,在1990年春晚上将这首歌曲一炮打红。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是一首京味儿十足的戏歌,歌曲吸收了北京曲艺音乐的素材,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,并借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来处理歌词。在伴奏中使用了电子合成器模仿三弦、琵琶等音,让听众在大碗茶里细细品味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。
《敢问路在何方》是许镜清谱曲,阎肃作词的一首歌曲,由张暴默首唱[1] ,是1986年电视连续剧《西游记》插曲和主题歌,在第11集后由蒋大为演唱。该首歌曲1986年秋季被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艺宣传材料[2] 。1988年获首届中国十佳影视金曲奖。
《北京的桥》是蔡国庆的成名曲,也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京腔京味十足的流行歌曲。此歌由艺术家阎肃填词,歌中通过描绘北京的各种各样、瑰丽多彩的桥:十七孔桥、高粱桥、金水桥、安贞桥、卢沟桥、三元桥……形象而艺术地歌颂了当年北京的新风新貌,祖国的美好景象。